×

NEWS
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东西方香薰的起源!

时间:2019-03-05 12:01:05 浏览量:

   【中国】

中国自古就有薰香的历史。古人很早就已懂得,香薰能够美容、祛痛、消除疲劳、排解抑郁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回“贾宝玉神游太虚境”中,写警幻“携了宝玉入室。但闻一缕幽香,不知所闻何物”。警幻冷笑道:“此香乃尘世所无,尔如何能知!此系诸名山胜境初生异卉之精,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,名为‘群芳髓’。”很古以来,香在中国帝王宫廷和富贵人家的起居生活中,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。 焚香大约早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。《拾遗记》说,燕昭王二年(公元前585年),波弋国贡“荃芜之香”。不过,在秦汉以前,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香料传入。当时焚烧的,是兰蕙一类的香草。汉武帝时代,岭南逐渐与中原交通。由于武帝好道,南方诸郡纷纷贡献珍奇,香料也就传入中原,不再焚烧草香。 香料品种很多。最名贵的香料是沉香,除了我国岭南一带出产外,当时真腊(今柬埔寨)、占城(今越南中部)等地也出产。后来又有了檀香、鸡舌香、龙脑香等品种。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杂薰诸香,坐处余香百日不歇。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,曾经燔烧“百和之香”。这些虽属神话传说,但也证实当时已经焚烧香料了。魏晋以来,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中生活必需品之一。焚香、薰香,也就成了社会上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曹操在取得政权之前,曾经“禁家内不得薰香”,以示简朴;还曾经赠送诸葛亮“鸡舌香五斤,以表微意”;临终时遗令:“余香可分与诸夫人。”唐宋以后,关于香品、香事、香料制作、焚法等方面的著作多了起来,遂有“茶经香传”之称。焚香与品茗,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。 一般场合下,古人是把香料制成饼块,放在特制的香炉内焚烧的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三回“荣国府元宵开夜宴”中,就描写说:“贾母歪在榻上。榻下……只一张高几,设着高架缨络、花瓶、香炉等物。”最早的香炉叫“博山香炉”,传说是西王母送给汉武帝的。那形制是仿照传说中海上仙山博山的形象,下面有盘,贮存热水,使润气蒸香,象征海的回环,上面的炉盖如山,香烟从盖里出来,宛如山腾岚气,呈现出一种山海之象,这种香炉,后来又被叫做“宝鼎”。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“大观园试才题对联”中,贾宝玉题有一联云:“宝鼎茶闲烟尚绿”,描绘的就是宝鼎炉焚香情景。古人焚香的方式,一般必定在深房幽室之中,用矮桌置炉,与人膝平。火上设有用银叶或者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。香不及火,使之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,却自香风袅袅。难怪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,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,使宝玉眼饧骨软,连说“好香”了。 今天人们薰香,其实也可因陋就简,因地制宜,不一定非要去美容院。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,各种香料随处可以购买到,完全可以自己动手,在家居休闲时薰香。而且,除了香料薰香之外,一些盆栽鲜花,也完全可以摆放室内,或者工作场所,起到自然香薰之效。

【西方】

植物精油薰香又称薰香疗法,是芳香疗法的一种。芳香疗法一词的使用,始于1928年,是由一位法国化学家雷尼•莫瑞斯(Rene-Maurice.Gattefosse)所创造。至于芳香疗法之运用,早在五千年前的文化古国—埃及与印度的文献中已有出现,人们利用天然植物之特性,达到消炎抗菌之目的。我国薰香的历史自古源远流长,李时珍之《本草纲目》也有详细描述,中国古代的医生就懂得利用薰香治病,古时药物缺乏,薰香就成了当时治病的良药。现今,以芳香植物精炼而成的精油,既可用于薰香、涂抹,又可用于按摩、浸泡等方式,从而到达全身细胞,转化成超能量,使身、心达到纯净舒畅的境界。 薰香在欧美已流行多年,19世纪以后,随着疗效明显的抗生素的面世,香薰在医学上的运用渐被淡忘,直到近年抗生素的副作用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不可承受,人们才再次明白:"自然"的重要和可爱,香薰这种古老的调理、治疗、美容的天然方法,再度流行起来, 并进入百姓生活,尤其在法国,人们习惯通过植物的花、叶、根、树皮、果实、种子和树脂等所提炼出的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植物精华,对人体进行多方位的调理,让植物精油来调养、净化、加强、维护与治疗人类的身心。因而,今天的法国,不但是世界天然植物精油之王国,更是全球薰香疗法的研发中心。 薰香虽然发迹于法国,但随着全球人类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,近年来,薰香已经风行世界各地,尤其在东南亚地区,发展更为迅速。如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香港、台湾、澳门、菲律宾、韩国和日本等,一些薰香产业的巨头,已开始从法国远涉重洋相继登陆中国,将全面启动中国的薰香市场。

  花栖之谷作为行业巨头,结合东西方香薰的不同之处打造属于全球的多样化香薰!